近两日面对铺天盖地,刷屏一样的朋友圈,我同样无法置身事外。好像在这两天里的中国,只发生两件大事情,央行的降息和柴静的《穹顶之下》,其它都是家长里短的生活碎片。无论怎样的喧嚣,一个人的视角和关心内容本身也源于自身社会的角色、定位以及责任。
整个的《穹顶之下》在内容和制片,甚至立意上都没有突破CCTV的巢锢与格式,但是却取得了CCTV不曾有过的潮水一般的好评。或许这也应该是自媒体与官媒分化以来的标志性事件。
潮水一样的好评并没有掩盖掉预计中的批评,抨击甚至谩骂。其实矫情也好,平实也罢,谁又能否认每一个中国人对这个话题的关切呢?它至少让大家从纷乱的毫无秩序的关注中聚焦这个事情,开始集中发表对这个议题的看法。这就是《穹顶之下》最大的贡献。
至于阴谋论,政治论,维稳论,矫情论,不科学论等等,我不知道其对错,也不关心这些对错。对于这个半个科普,半个找原因不找根源的调查,强加额外的压力有何益处? 难道袖手旁观说闲话的人比欲伸手救人的人高尚吗?
对着《穹顶之下》,我看到了担心和感念。
担心撕裂的社会阶层已达不成基本的社会共识。
我们这个典型金字塔结构的社会,没有一个基本的共识,怎会有发展的合力?就像一群狂奔的马,我们该去向哪里?
面对对每个人有着切肤之痛的雾霾, 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首先考虑的是生存;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考虑是提高生活品质;权贵阶层考虑的则是如何延续统治或者利益。
基本共识是在共同信仰之下东西,没有基本共识,又何谈共同信仰?没有信仰,我们谁又能掩饰当前我们每个人的精神贫瘠?这更是深感悲哀的事情。
感念那个背影已渺的骆家辉先生。
与其感谢柴静,不如致敬骆先生。这个华裔的美国人,我不知道美国政府如何评价其政绩,在我的眼中他最大的功绩就是让我们知道了PM2.5, 知道了霾。
没有他,我不知道读过很多书的和读书很少的中国人,会有多少人不知道这个字的正确读音,也不知道每个人的一生中会不会知道这个字如何去写。但是,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大同的世界里,相信很多识字不多或者根本不识字的偏远乡村里的人,也会从嘴里说出这个难写的字来。
这就是为何要致敬骆先生的原因。
他使我们知道了,那个浓密的,让人不舒服的,越来越多出现的不一样的雾,是霾。
PM2.5让所有读过一点书的人,会去尝试了解这样一个冷冰冰的指标;这个无论你带着各色卡通,款式的口罩,都会有那样细小的颗粒直接进入你的肺,甚至血液循环里的指标;这个外交部曾经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指标。
中国常讲感恩,常讲吃水不忘挖井人。如果柴静给与的是科普,那么骆先生就是启蒙者。
现在他背影已渺,雾霾在疯狂蔓延中被《穹顶之下》点燃舆论。我们可以无视水的污染,土壤的污染,可是谁都无法停止呼吸,空气是公平的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是这样激烈。
相信谁都记得APEC蓝,那个转瞬即逝的美好。治理空气没有那么困难,APEC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实现了吗? 只要我们决心改变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,就可以短时间实现,我们差的是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快刀断臂的行动。
雾霾并没有大家讨论言语中的那样重要,如果在活命和断臂之间选择,这就是个非常容易的行动。实际上,大家很多时候自私是占据了责任的上风的。
土壤和水的污染,也是触目惊心。而且更需要正视的是,他们不能短时间扭转和解决,至少是长达20-30年的事情。我们就是有断臂决心和行动,能短时间给到我APEC水和APEC土吗? 这才是中华之殇。
《穹顶之下》的贡献在于给不同阶层一个共同讨论的共同基点,这已经在纷繁的社会价值中难能可贵了,也应该感谢,就算这只是一场季候风。
骆家辉先生的贡献是给予大家了启蒙,那是我们对空气污染开始觉醒的元年。
谨以此文致敬我根本不认识的骆家辉先生。希望更多的中国人转发并记得你的名字。